11月7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二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名单。由我校雷涯邻教授担任主任,经济管理学院牵头申报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产资源安全治理实验室”成功入选。这也是学校正式获批的首个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标志着学校推进有中国特色、地大特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是目前我国层次最高的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第二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试点建设工作于2025年初正式启动,在各有关高校申报基础上,经教育部组织专家严格评审、现场考察,最终确定25个。第二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均为培育建设,建设周期5年,其中含试运行期 1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产资源安全治理实验室面向矿产资源安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学校在地质、资源、环境等学科优势,聚焦矿产资源安全智能综合评价理论及方法体系、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采与利用关键技术、矿产资源开发生态修复治理、矿产资源投融资机制与方案、矿产资源安全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等重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打造矿产资源安全治理领域哲学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重要基地,不断引领新时代矿产资源领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将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学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不断加强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聚焦地学领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势,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联合研究,打造特色鲜明专业突出的高水平交叉融合的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