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办公
办事大厅
信息门户
学校邮箱
数字图书
校长信箱
北地学工
北地学者
快速导航

北地新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意见交流会
发布:教务处 2025-10-02 阅读:557

会场

9月30日上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意见交流会召开。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西理工大学校长葛世荣,专家组成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刘波,南京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张骏,河海大学原校长徐辉,南京大学副校长陆现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雷涯邻、校长赵志丹及全体在校校领导出席会议,校级教学督导员,校内各部门及学院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葛世荣主持。

葛世荣主持会议

葛世荣代表专家组向学校交流了审核评估整体意见。他强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接续奋斗在服务国家地质教育和地质科技事业的第一线,为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建校七十余年来,学校传承“地质报国”红色基因,以培养“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累计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优秀人才。葛世荣表示,学校围绕地学前沿领域和重大需求,构建地质报国“大思政”育人体系;发挥一流学科引领,构建地学领域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大学科”育人体系;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构建科教融汇的“大平台”育人体系;统筹德智体美劳育人要素,构建全面发展的“大课堂”育人体系,是我国地学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重要基地。

葛世荣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五学”促进一流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健全质量保障体系闭环运行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拔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等四个方面,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提出建议。他指出,学校要围绕“五学”抓党建工作细化任务清单和责任体系,加强基层党建与本科教育教学的融合;要强化“评价—反馈—改进”闭环机制,加强质量改进顶层设计;对标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要求,加大师资队伍引进与培育力度,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完善教学激励机制,发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名师示范引领作用;要以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标准深化拔尖人才培养改革,强化“大思政”引领与顶层设计,推进“大学科”交叉融合与基础支撑,依托“大平台”整合资源与实践赋能。

专家组成员交流意见

专家组成员刘波、张骏、徐辉、陆现彩依次交流了个人评估考察意见。

雷涯邻出席会议

赵志丹讲话

赵志丹强调,专家组站在学校事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极具针对性、前瞻性和实践性的反馈意见,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智慧清单”。学校将以直面问题的担当、求真务实的作风,坚决做好整改落实,扎实写好审核评估的“后半篇文章”,从三个方面精准发力,推动整改工作落地见效: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以高度自觉抓整改。将把评估整改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全面梳理专家组反馈意见,建立评审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成效清单,分层次、分领域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凝聚共识,形成“学校统筹推进,学院主体落实,部门协同联动,支撑全员参与”的整改工作格局;二是聚焦核心关键,坚持标本兼治,以务实举措求实效。学校将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评估问题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契机,将评估整改与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双一流”建设紧密结合,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实现系统性提升;三是锚定发展目标,强化内涵建设,以整改成效促提升。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行业高效办学特色,持续优化地学行业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创新生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大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创新力度,朝着“早日建成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断前进。

现场考察

受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委托,专家组于9月10日至23日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开展线上评估,9月28日至30日入校实地考察。入校期间,专家组集中考察了体育馆、校史馆等公共教学场所,走访了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与校领导和各单位负责人进行访谈交流,进一步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情况展开了深度考察。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副主任江河、高校评估处处长郑觅也来校指导评估工作。 

(文/钟琦 摄/屈元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