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办公
办事大厅
信息门户
学校邮箱
数字图书
校长信箱
北地学工
北地学者
快速导航

北地新闻

我校“走进地大博物馆,开启奇妙自然之旅”案例入选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实景课堂”优秀案例
发布:博物馆 2025-07-14 阅读:309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实景课堂”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我校《走进地大博物馆,开启奇妙自然之旅》活动案例成功入选。

我校博物馆以“走进地大博物馆,开启奇妙自然之旅”品牌活动为依托,充分发挥其在知识传播、文化传承、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中的多维育人作用。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博物馆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了多样化的活动方案。面向校内大学生,由专业课教师带领学习系统地质学知识;面向社会大中小学生,由讲解员带领学习地学科普知识、传递“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并弘扬地学领域科学家精神。此外,博物馆还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博物馆日、全国科技活动周、校庆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科普宣教、主题展览、科普讲座、科普沙龙等教育活动,全方位发挥场馆育人功能。

专业课老师在博物馆内为大学生上课

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参观

博物馆学生讲解员培训考核

2025年世界地球日科普活动

2025年世界地球日赴中国科技馆为观众进行科普

2025年新矿物展策展老师讲解

2024世界地球日科普讲座

2024年,博物馆累计接待校内外大学专业课程28批,共计3495人次;吸引海淀、朝阳、西城、通州、房山、顺义等区域6295名中小学生参与地质相关课程的延展式教育活动。在2025年“4.22世界地球日”两次科普活动中,博物馆老师和志愿者为1900人次进行科普讲解,馆内参观人数达350人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始建于1952年,新馆于2009年建成。建馆初期,标本主要继承了北京大学地质系、清华大学地学系、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地质工程系和唐山铁道学院采矿系的收藏,历史已逾百年,侧面记录了中国地质事业、地质教育事业百年发展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家精神素材。馆内主要展出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质标本,馆藏标本系统齐全,目前公开展出5000余件。藏品除了采自国内各地之外,还有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的标本。1999年,博物馆首次被确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2年起,当选“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2017年,确定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2020年起,当选“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副理事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