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大会暨AI革新与数智驱动科教论坛隆重举行。我校党委书记雷涯邻、校长赵志丹,我校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成善、成秋明,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王仰华,北京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张大庆,我校副校长刘大锰、武雄出席大会。会议由校长赵志丹主持。
雷涯邻代表学校在大会上致欢迎辞并指出,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构科学研究范式、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就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作为以地球科学为特色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是学校响应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围绕深地、深海、深空、极地等布局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学科交叉创新和传统地学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部署。雷涯邻表示,学校将以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为新的起点,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打造具有地大特色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地与科技高地,激活创新发展潜能,进一步提升学校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等方面的能力水平,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地大力量。
赵志丹在主持大会时强调,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是我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优化学科布局、培养未来人才的战略布局。赵志丹希望人工智能学院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秉承创新精神,凝聚各方智慧,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化AI产学研用协作,不断突破AI技术边界,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成为地学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锋队和排头兵,为打造行业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高地和创新策源地不懈努力。
刘大锰宣读了关于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工智能学院的决定。雷涯邻、赵志丹、王成善、成秋明、王仰华、张大庆共同为人工智能学院揭牌。
王成善院士、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以及华为中国战略与Marketing部部长唐小光先后作为代表发言。他们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结合自身所在领域,从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科学研究、产学研融合创新路径以及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为学院的未来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武雄和唐小光为华为ICT学院揭牌;刘大锰、武雄共同为人工智能实习基地授牌,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用友网络-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苍穹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芯愿景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出席授牌仪式。
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长兵在会上从组织架构、学科布局、人才培养体系、科研平台及校企合作平台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学院院情院况和建设思路。他表示,学院将重点聚焦“地学+人工智能”方向,着力打造“教学-科研-产业”一体化的协同创新体系,助力学校在地学人工智能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成立仪式后,成秋明院士、张大庆院士和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文继荣,就AI革新与数智驱动相关议题作了主题报告。
来自学界、业界的嘉宾,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负责人,信息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及学生代表参加大会。
学院简介:
人工智能学院现有教职工88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3名,博士生导师21名。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地理信息科学7个本科专业,共建控制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博士点,主建人工智能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点,形成以计算机与软件系、人工智能系、电气与电子工程系、地理信息科学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和实验教学中心为学科架构的“四系一部一中心”格局。
(文/王玉柱 摄/王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