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北京市委下发《关于表彰第九次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的决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被授予“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提名奖”称号,这是我校在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谱写出的又一崭新篇章。
开展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评选工作旨在选树典型、表彰先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首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此次评选工作启动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全面梳理工作情况,系统总结特色亮点,切实做到以评促建,进一步提升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近年来,学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任务部署,在教育部党组、北京市委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赓续“地质报国”红色基因,传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朝着建成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阔步前进,为建设教育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地大力量。
学校党委坚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议题”彰显政治高度。完善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系统化研习,相关理论成果在《求是》《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发表。思政“金课”筑牢育人阵地。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入选北京市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创建“AI+思政”智慧马院平台,打造院士、校领导领衔主讲的“生动中国”系列“金课”,获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地。课程思政树立“地大范式”。多门课程入选“全国课程思政特色示范课程”,打造“红旗在山谷中飘扬”实践育人品牌,引导学生在野外实践中练思想、练本领、练作风,在科研项目攻关中磨砺以攀登精神为代表的新时代地大精神,获批北京高校课程思政先行校。
学校党委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治校理念。高标准高质量召开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凝练五个“坚持不动摇”工作经验,创新提出“1361”未来工作方略。首创党建引领“五学”机制,激活发展引擎。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科“熔融”、学术“隆升”、学风“沉积”、学者“结晶”、学生“成矿”,充分发挥党建把准方向、整合资源、支持保障关键作用。入选国家级、北京市级党建示范项目28个,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连续三年获评“优秀”,学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总体优秀率位居教育部直属高校前列。一体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突出问题系统整治,将学习教育成果全面转化为事业发展成效,以作风建设涵养清朗生态。
学校党委始终把学习贯彻学校党委坚持将育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五育并举”培育杰出人才,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近千项,在创新创业、文艺体育等方面屡获国际、国家级奖项。拔尖创新领跑地学前沿。地球科学学科挺进ESI全球排名前1‱;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项目;新增14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卓越师资支撑强国梦想。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新增“两院”院士5人,2人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3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50余人次担任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等国际组织要职。
学校党委坚持将服务首都发展作为重要使命。筑牢安全稳定基石,攻坚克难推进历时20余年的危旧小区改造重大民生工程。赋能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牵头发起我国首个国际大科学计划“深时数字地球”,汇聚44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科学家深度合作,引领世界地球科学研究范式根本性变革。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勇当北京疏解雄安的开路先锋,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全面推进雄安校区建设。
长期以来,学校党委始终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充分释放党建引领事业发展的磅礴伟力,为建成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实政治保障。参加北京市党建和思政工作先进校评选,是对学校工作的全面检阅,也是对事业发展的强力推动。未来,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地质报国精神,不断提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加快建成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