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办公
办事大厅
信息门户
学校邮箱
数字图书
校长信箱
北地学工
北地学者
快速导航

北地新闻

感悟李四光精神 一起来听榜样的故事
发布:党委宣传部 2020-10-29 阅读:3206

继往开来、突破创新,他找寻着变污染为资源、变废物为财富的妙招;科学求真、务实研究,他探索着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的奥秘;地质热血、科研报国,他寻觅着污染防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地球化学指南。他们是第十一次李四光优秀学生奖获得者:曾杰、夏庆银和周文祥。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榜样的故事,激扬青春斗志,感受永恒的李四光精神。


地质热血,科研报国

曾杰,中共党员,科学研究院地球化学专业2018级博士生,导师为韩贵琳教授。主要从事流域环境地球化学和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作为科研骨干参与导师韩贵琳教授的中-泰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及杰青项目;主持创新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项目1项。先后在国际高水平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8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11篇,包括2篇ESI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于2019年起受邀担任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SCI期刊审稿人。

空气清新怡人、河流清洌澄澈、雨水滋养万物......但随着生产生活中有害物质的不当处理和排放,这些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环境介质中存在着数量极为庞大的污染物,并对人类的健康和人类生活的共同家园——地球造成越来越大的威胁。这些常人肉眼不可见的污染物,曾杰“看”得见。

近年来,曾杰一直从事着流域环境地球化学和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并形象地称其为污染物的“基因检测”。“同位素就像是基因,利用它来追踪不同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来源、迁移和转化的过程。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产业结构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排放的污染物的化学组成及其相应的同位素组成也不同。通过广泛采集环境样品和系统分析样品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能够量化不同地区污染物的来龙去脉,从而为解决相关环境问题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

研究对象从雨水到河流,研究内容从重金属污染物的地球化学行为、来源和归趋到生态健康风险,研究目标从大气污染治理到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尺度从我国西南喀斯特流域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曾杰在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党的十八大把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写进了党章,我们国家对生态环保的重视已上升到空前高度。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地学科研工作者,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行的地球化学方案是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带着这样一份决心,曾杰从未停止科研报国的脚步,即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坚持着“宅家做研究”。“奔波奋战于抗疫前线的医疗工作者穿着的防护服、手套、面罩和我们在超净实验室里开展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时穿的一模一样。每当看到他们在病房里连续工作数小时后出来,身上的汗水和脸上口罩的勒痕,都让我很受触动,也备受激励。”在曾杰看来,科研工作者和医疗工作者就像是不同战线上的“白衣战士”,在各自的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是千千万万地质工作者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做的都是一小部分,但大家集体的力量就能让地质事业蓬勃发展。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又红又专的青年地质工作者,在给国家、社会尽绵薄之力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继往开来,突破创新

夏庆银,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2020级博士生,导师为董海良教授。致力于矿物学-微生物学-地球化学这一学科交叉领域的机理研究及应用开发,聚焦在重金属铀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揭示和医药粘土开发。基于研究课题,同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先后在GCA和ES&T等Nature Index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4篇。

从踏上科研之路起,创新便成了夏庆银的“科研词典”中排名靠前的词汇之一。

他所从事的环境与生命矿物学研究就是在传统矿物学的厚重基础上,着重通过学科交叉与技术创新,找寻解决当前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健康问题的方案,做到“变污染为资源、变废物为财富”。了解铀污染形成原因并提供一种绿色环保的铀资源回收利用的可行性方案是他近期所获得的创新性成果。

铀是一种兼具化学毒性与放射性的重金属元素,作为工业废料时很难进行处理。夏庆银从微生物和矿物相互作用的领域出发,在广泛阅读文献、积极开展实验后,成功利用微生物的生理特性,专一、定向地将重金属铀元素从废渣中释放,以此实现铀在工业废料中的回收,大大降低环境污染。

“这是我和李四光先生进行的一次跨时空会面。”夏庆银笑着说,“李四光先生曾指导铀等放射性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多年之后,我有幸追随先生的足迹,传承他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断突破自我,努力多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为不断丰富和发展地球科学体系作出贡献。”

“对你来说什么是科研创新?”

“让问题答案从无到有,让解决方案从一到多。”

 

科学求真,务实研究

周文祥,科学研究院地球化学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韩贵琳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泰国Mun河流域土壤碳氮、稀土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圈层中的地球化学特征、迁移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Forests, PeerJ等国际SCI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

周文祥的大脑里,存着一本详实的实验手册。

“实验前期准备中的‘洗瓶子’一环,听上去再简单不过,但不同瓶子所对应的不同清洗流程,用哪种酸、在什么温度下清洗,这些细节都不能出错;在实验操作中,要严格遵守规范,控制实验质量,利用插入标样或平行样的方式不断地对比测试,直到达标为止;实验记录要详细记录下每一步最原始的实验数据,不能有一点作假与马虎……”

始终坚持严格的前期准备、规范的实验操作与客观的实验记录是周文祥为自己制定的标准,也慢慢成为了刻进骨血里的习惯。而这一习惯的养成,要归因于18年的那项名为“泰国Mun河流域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

“土壤粒径研磨至200目后,就要进行土壤消解实验,但在研磨后挑选出的106个土壤样品中,有12个样品无法完全消解。”周文祥对当时实验时遇到的小波折至今还历历在目。

在面对样品消解不完全的情况时,他冷静地回顾实验流程,排除了实验过程的操作错误后,不懈地加入多种试剂积极尝试,最终发现加入双氧水能将残存的有机质消解完全。在一番严谨操作后,周文祥最终完成了所有土壤样品向透明溶解态的成功转变。

严谨务实的态度让这个年轻人每一步都走得踏实稳健,更为他照亮了科研创新的路途。他关于泰国蒙河流域土壤碳、氮分布及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凭借对上述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迁移分布的影响因素有多层次和创新性的认识,被评为优秀学位论文。此外,他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土壤有机碳氮、pH与土壤质地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中国西南澜沧江流域土壤为例》等国际SCI论文四篇。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胸怀祖国的爱国精神,这些穿越时空而亘古不变的李四光精神引领着他们成为了眼里有光、心中有梦的科研人。而这些榜样也终将引领着我们感悟永恒的李四光精神,并成为不忘初心,勇担时代使命的地大人!

(文/李楠 姜珊 侯千辰 朱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