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办公
办事大厅
信息门户
学校邮箱
数字图书
校长信箱
北地学工
北地学者
快速导航

北地新闻

白山黑水留足迹 ——记我校赴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挂职干部雷涯邻
发布:党委宣传部 新闻与信息管理中心 2018-12-21 阅读:107565
长白山地热资源调研
燃煤小锅炉改烧清洁燃料仪式
在宝马小学调研
池南区水利工程检查
 
【人物档案】雷涯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按照上级组织部门的安排,20163月,雷涯邻到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进行为期两年的挂职锻炼,任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主要分管教育、国土、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农业畜牧业、水利水电等方面工作。
 
 
    2016 3月,长白山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巡视员、党群工作部部长祖德文去迎接挂职锻炼的干部,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雷涯邻,“长得这么娇小,还是个女同志,没几天就冻回去喽”。祖德文心里有点犯嘀咕。令祖德文没有想到的是,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雷涯邻真正把根扎在了长白山,她严格自律,虚心学习,真挂实干;强教育,抓保护,重开发,促旅游,赢得了共事同志们的敬佩与尊重,大家感慨地说:“雷主任把自己的智慧和才干留在了长白山这片沃土上!”
“勤思,勤问,学得快,雷主任是一个教授型的干部”
从大学校园到地方政府,角色发生了重要转变,由于分管领域较多,雷涯邻坚持边学边干,学干结合,不会的就学,不懂的就问,用最短的时间了解了长白山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资源、产业特点等各方面的情况。
作为一名长期在教育战线的工作者,雷涯邻深知教育的重要性。20167月,雷涯邻代表长白山管委会,依托前期工作基础,积极协调、促成了与东北师范大学的合作,共同筹建东北师范大学长白山实验中学,成为长白山教育史上新的里程碑。20162017一年间,长白山实验中学生源明显好转,辖区学生“回流”态势明显,2017年,学校高考本科以上过线率达到91.3%,实现历史最好水平。
“教育是百年大计,长白山实验中学要坚持改革与创新发展,并通过发挥长白山实验中学领头羊作用,促进整体长白山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让孩子们充满希望,让百姓真正看到愿景”,这是雷涯邻在调研长白山实验中学时的殷殷期盼。
两年时间,雷涯邻走遍了辖区内的15所公办学校以及所有的私立学校和幼儿园,与学校负责人谈话,了解情况,把家长与孩子们的需求始终挂在心上。她积极沟通,获得了教育部教育基金会捐赠资金260万元,为池北三小建设了一座上下两层、可同时容纳全校孩子的食堂,孩子们中午吃饭有了地方,为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
利用行业背景优势,雷涯邻竭力促进校地合作,争取多方支持。2017年,长白山管委会先后与我校、吉林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长白山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地质科普旅游、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借助高校人才、科研的优势,全面支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加快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长白山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转型发展,实现生态崛起、绿色振兴。
“抓保护,促开发,重建设,雷主任是一个智慧型的干部”
长白山作为中国东北乃至东北亚的天然生态屏障,是世界少有的“生态博物馆”和“物种基因库”,生态环境保护永远是长白山地区一切工作的前提。
长白山生态环境监测站是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在吉林省设立的唯一森林生态环境地面监测定位站。近年来,监测站面临着技术人员短缺、实验室面积狭小、经费短缺等问题,高站位谋划,建设一个高水平生态环境监测站是雷涯邻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20162017年,雷涯邻多次沟通协调,先后帮助监测站招聘了两名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一名核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国家二级站的标准,监测站面积要达到3000平方米以上。2016年,经过雷涯邻多方联系协调,监测站在池西区获批1公顷建设用地以及管委会2100万的投资,用于新建实验室。雷涯邻的思路清晰明确:长白山生态环境监测站要站在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与研究的高度,努力实现两项重大职能:一是全方位、多手段的长白山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高地;二是长白山全物种、全时段的生态环境数据库。实验室空间设计和实验设备要以国内领先、国际化水平为发展定位;数据库建设要突出全面性和唯一性,扎实推进世界级的长白山生态环境数据库建设,努力将长白山生态环境监测站打造成为全国标志性单位,切实为长白山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服务。在监测站前期建设过程中,她全力协调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冒着雨雪到建设用地现场办公,仅仅半年时间,审批手续全部办齐,2018年春季,监测站正式动工建设。
长白山作为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江源头,群众的生产生活与长白山的水资源保护工作息息相关。雷涯邻创新工作机制,针对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特殊的管理体制,率先建立长白山地区“三级河长制”:管委会本级、区级、村级。创新性地提出“三重三同时”工作机制以及河长制管理“四个一”、领导与部门共同包保的河长制工作制度,确保长白山“三江源头”安全和东北亚生态屏障安全。
作为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副总河长,雷涯邻实地走访,与各级河长沟通交流,指导部门制定《河湖自然状况统计表》《河长设置表》《河长名录》,实行“一河一策”“一河一档”“一河一考”,以水质目标考核断面数据为主要依据,按照河湖差异性对各级河长及相关部门进行考核,考评结果纳入全区绩效考核。
“讲党性,境界高,雷主任是一个战略型的干部”
在高寒的东北边疆挂职,对雷涯邻这个第一次到东北地区工作的南方人来说,不仅要解决工作上的难题,更是对个人意志的锻炼。独自一人在长白山区,尽管同事总是劝她:“交通这么方便,经常回去看看家人吧”,但是雷涯邻很少因私事回京。挂职的两年期间,现场办公、实地调研是雷涯邻最经常的工作状态。20168月,台风“狮子山”以超强级别进入东北地区,雷涯邻参加完吉林省防汛抗旱指挥中心召开的视频会议后,当天下午就带领长白山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人,冒雨到了长白山北景区。此时,长白山北景区已持续半日的大风、暴雨天气,瀑布段已发生多处泥石流。她再三强调,要尽快清理景区内的泥石流路段,确保景区内交通道路的畅通;要密切关注景区内降水情况,随时排查景区内地质灾害高发地段。2016年、2017年,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平安度过两年汛期。
20178月,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吉林省。作为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的总协调人和环保工作的分管领导,雷涯邻以上率下,带领协调工作组全体工作人员严格做到24小时驻地办公,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主动接受“政治体检”。816日,督察组交办了第一批举报受理信访事项。按照案件转办“四个第一时间”、案件办结“五个标准”、问题整改“四个不放过”的要求,雷涯邻与时任管委会主任的王子联等领导第一时间赶到交办信访案件的地点实地核查督办案件,连夜召开会议与相关部门会商问题处理办法。17日,又带领工作组对群众举报的“环保公厕污水排放”重点案件进行现场调查取证,核查是否存在工艺不达标、设备不合格、污物渗透等问题。晚上18点,在得知环保公厕存储罐体上的硬覆盖已被清除后,她再一次来到现场,冒雨进行问题核查。
在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吉林省工作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雷涯邻吃住在工作组,常常是深夜刚回到宿舍又被通知接到新任务,凌晨时分在会议室里研究工作。她紧紧抓住中央环保督察契机,在督察组交办的1215件信访案件、35个问题全部办结的同时,借势借力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难点环保问题:城区内屠宰场异地搬迁,规模化养殖厂有序退出居民生活区,建成区内燃煤小锅炉全部取缔,黄标车淘汰工作进度在吉林省排名领先。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广泛动员,建立长效机制。雷涯邻利用党支部组织生活上“三会一课”的机会,在教育局机关党支部讲授专题党课,夯实长白山教育系统干部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使命感,让“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她组织相关部门结合长白山生态环境地位和生态保护实际,划定了长白山生态保护红线,编制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环境保护、农牧业发展、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十三五”规划等19个规划,长白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基础基本形成。
“落锤准,有恒心,雷主任是一个实干型的干部”
刚刚到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履职时,雷涯邻就遇到已被摘牌多年的9宗国有土地迟迟未动工建设问题。她看现场、约企业,盯住问题不放松,采取多次“铁面”约谈、现场督办、限时整改、严肃问责等方式,成功实现按规定标准开工建设。企业法人感慨地说:“从未见过这么较真儿的领导!”
由于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的特殊体制特点,不动产登记机构一直未能按上级要求设立,严重影响了国家要求的“旧证换新证”工作,群众办事很不方便,意见很大。雷涯邻发扬“钉钉子精神”,多次督促有关部门到吉林省国土厅协调,自己亲自登门拜访周边县市,经过多方争取和沟通联系,终于完成了与周边县的对接工作,成功设立长白山不动产登记中心,全区不动产登记工作由此步入正轨。
心系贫困户,架起暖心桥。对于长白山池西区的赵老汉来说,雷涯邻就是党架在他心里的一座暖心桥。他没有想到一位副厅级领导会到家里探望他,更没有想到,这种探望会成为一种家常。为了将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贯彻落实到位,雷涯邻认真学习因病致贫人员的帮扶政策,将精准脱贫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联系相关部门研究赵老汉的帮扶措施,制定帮扶计划。她把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落下”的承诺与决心带到赵老汉家中,把帮扶政策、医疗保障措施带到老汉家中。赵老汉日常生活有了保障,儿子的疾病治疗也有了保障,“脱真贫,真脱贫”成为现实。
两年的时光匆匆而过,雷涯邻对这片白山黑水有着浓浓的眷恋,她记得美人松湖畔夏天的绮丽风光,记得池北区街道上她曾慰问过的教师,记得无数次穿梭于60公里的二道白河慢行道,记得向每一位来自北京的家乡人宣传长白山区慢城、慢行、慢生活的理念……两年的时光是充实而忙碌的,风雨里查看汛期的河床堤坝,深夜里研究环境信访案件整改方案,寒冬里处置河道污染等紧急突发事件……无论是分管部门领导,一线教师,还是环境监测人员,都对雷涯邻有着深深的不舍,“她是一个处不够的人”。
(文/ 谭艳敏  孙敬 多宏宇 周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