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办公
办事大厅
信息门户
学校邮箱
数字图书
校长信箱
北地学工
北地学者
快速导航

北地新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隆重举行建校73周年庆祝活动
发布: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校工会 2025-11-07 阅读:447

风华正茂,弦歌不辍;山河踏遍,薪火相传。11月7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迎来73周年校庆,北京、雄安、海南三校区师生齐声祝福母校生日快乐。

正步铿锵,国歌奏响;一校三区,同心贺岁。当天上午,庆祝中国地质大学建校73周年主题升旗仪式隆重举行。升旗仪式在北京、雄安、海南三个校区同步进行,共升国旗,同贺校庆。全体在校校领导、各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离退休教师代表,以及在雄安校区、海南校区分会场的师生校友代表出席仪式。

仪式上,校长赵志丹为国旗护卫队授旗。这面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我校的编号为2022-0150号的国旗,曾于2022年11月7日地大建校70周年当天高高飘扬在天安门广场。这是一份承载着国家尊严与民族精神的宝贵礼物,是对我校七十余载地质报国征程的珍贵礼赞,更是对新时代地大人的殷切嘱托。

《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三地师生庄严肃立,目光坚毅,地质报国早已成为地大人的精神基因,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校党委书记雷涯邻在讲话中指出,从首善之区的祖国首都到孕育希望的未来之城,再到碧波荡漾的南海之滨,这份跨越时空的共鸣,正是“一校三区”同心同德、共筑未来的生动写照,也是地大人始终与党同心,与国同行,以地质报国之志,勇担时代使命的铿锵誓言。

雷涯邻强调,73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展望新征程,地大以担当开创未来,她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深入推进“五育并举”,构建一体化育人格局,充分发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牵引作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二是践行爱国报国、爱校荣校的时代担当。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将人生价值与民族复兴征程同频共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贯彻落实“1361”工作方略,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将岗位职责转化为创新动能。三是秉持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让这股精神融入教育教学改革,打造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融入科研创新实践,产出服务国家的标志成果;融入校区统筹发展,有力破解空间发展掣肘;融入校园文化塑造,培育厚植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在求真务实中开拓未来,在艰苦奋斗中谱写华章。

教师代表李亚林发言

校友代表张发旺在雄安校区发言

学生代表王可心在海南校区发言

国家级教学名师李亚林,水资源与环境学院2000届博士毕业生、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原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党委书记张发旺,能源学院2024级海南专项硕士研究生王可心分别作为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学生代表在北京校区、雄安校区和海南校区发言。他们纷纷表示将立足岗位、凝心聚力,坚持服务国家需求,勇担地质报国使命,为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学生代表为校庆献词:一校三区,山河共筑,你我所立之处,同为地大,你我奔赴之地,皆是未来。

仪式结束后,全体在校校领导、师生代表缓步来到地质图书馆前向李四光、何长工、刘型和高元贵四位元勋雕像敬献花篮。师生鞠躬致敬,花篮整齐摆放,仪式简单庄重。

当天中午,学校还举办了以“阔步前进绘蓝图,勇攀高峰启新程” 为主题的庆祝建校73周年教职工嘉年华活动。本次嘉年华活动精心设置了“声”临其境、“筷”运乒乓、欢乐蹦跳、飞盘、定点踢毽和计时跳绳六个项目,集趣味性、挑战性和协作性于一体,活动现场化身为一片欢乐海洋,老师们摩拳擦掌,热情高涨。


一张张笑脸定格成最美的画面,一声声祝福传递着共同的心愿,展现出地大教职工队伍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将以昂扬奋进新征程、踔厉奋发向未来的姿态,为学校建设发展再立新功。

跨三区同心贺岁,承初心致敬元勋;兴文化规划蓝图,聚人心共赴征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正以奋发有为的姿态,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