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办公
办事大厅
信息门户
学校邮箱
数字图书
校长信箱
北地学工
北地学者
快速导航

北地新闻

北京青年科技沙龙——数学与地球科学青年科学家沙龙活动在我校举行
发布: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数理学院 2025-11-06 阅读:429

11月1日上午,北京青年科技沙龙——数学与地球科学青年科学家沙龙活动在我校正式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军教授,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王果胜教授,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一级巡视员刘晓勘同志,北京数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杨家忠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数理学院高世臣教授主持,闭幕式由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邱昆峰教授主持。来自三十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数学方法如何赋能地球科学难题破解”与“地球科学问题如何驱动数学理论创新”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学科交叉研究的关键问题与未来合作方向。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北京数学会和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主办,我校数理学院、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科学技术协会以及北京交叉科学学会数理与地球学科交叉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线上会议和现场直播,累计吸引4000余人次在线观看。

邓军院士结合自身五十年的学习研究经历,生动阐述了数学与地球科学交叉融合的重要性。他表示,数学思维与方法已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取得显著成效,而地球科学问题的复杂性也不断推动数学理论的创新发展。邓军院士寄语青年学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交流、协同创新,共同推进数学与地球科学的交叉融合发展。

王果胜教授代表承办单位向青年科学家沙龙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本次活动是学校坚持学术传统、促进学科交叉的重要举措,为青年学者搭建了跨学科交流的优质平台。王果胜教授强调,数学的理论创新与地球科学的实际需求深度融合,将为推动基础科学突破与科技创新注入新的动力。

刘晓勘同志介绍了北京青年科技沙龙活动的设计形式与设立初衷,强调了此次活动“聚焦前沿、碰撞思想、促进合作”的主题定位。他希望与会人员畅所欲言、深入交流,在观点交锋中凝聚共识,共同为基础科学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杨家忠教授回顾了北京数学会的历史由来与取得的卓越成就,他表示,本次沙龙紧扣“问题导向、交叉跨界”的核心要求,聚焦数学与地学、物理学深度融合的前沿议题,采用“小而精、深层次”的交流模式,注重专家引领与青年主体相结合的活动形式,期待参会人员能够深入交流、碰撞思想,形成高质量的合作与创新成果。

本次青年科技沙龙设置了“聚焦前沿,探讨数学赋能资源环境与地球演化”和“碰撞思想,用数学方法解码地质过程与成矿机制”两个专题,邀请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石学法等十八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活动还围绕两大专题设置了研讨与跨界交叉研究生论坛环节,鼓励青年学者分享、探讨前沿研究成果。

我校研究生院、教务处、科技处、自然文化研究院(校科协)、校团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