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水资源与环境系列学术报告会
发布:王文科、宋献方、吴吉春、庞忠和、孙占学等,科研楼411 2020-10-19 阅读:32988

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拟联合举办水资源与环境系列学术报告会。

系列学术报告会有关安排如下:


1、10月21号(周三)上午9:00-11:30,国际会议中心南楼多功能厅:

    《旱区地下水文过程与生态效应》,王文科教授,长安大学   


2、10月21号(周三)下午2:30-5:30,科研楼411

    1)《基于环境同位素的流域水循环研究》,宋献方研究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地下水系统的DNAPLs污染》,吴吉春教授,南京大学

    

3、10月22号 (周四)下午2:30-5:30,科研楼411

     1)《鲜水河断裂带高温地热成因分析》,庞忠和研究员,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中国铀矿生物浸出研究进展》,孙占学教授,东华理工大学

   

4、10月24号(周六)下午2:30-5:30,科研楼411

     1)《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研究中同位素技术应用及新进展》,陈宗宇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2)《地下水污染场地修复:问题与挑战》,赵勇胜教授,吉林大学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研究生记学术报告一次!

 

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生院

                      科技处

2020年10月16日


 

报告人简介(以报告时间为序):

王文科,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旱区地下水文过程与生态效应、河流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等研究。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等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3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8部。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陕西省教学名师称号,国土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和百名跨世纪人才计划获得者。

宋献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自然地理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无人机应用与管控中心副主任等。担任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同位素水文学分委员会会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指导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常任委员,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地质学会矿山水委员会委会。《地理研究》副主编、《Water》、《全球变化数据学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干旱区地理》、《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和《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编委等职。研究方向:流域水循环与水环境,其中包括环境同位素水文学、遥感水文学、水文地质等。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国际合作和地方项目50余项,主要针对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循环演变规律这一科学问题,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突出环境同位素和水循环实验研究特色,开展不同尺度的流域水循环机理研究。总计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其中发表SCI论文近80篇,参编8部专著,获得15项发明专利,提交10份咨询报告。先后获得大禹奖、中国地质调查局奖、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等。

吴吉春,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资源与水环境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为南京大学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所所长、水科学系主任,水处理与水环境修复教育部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CNC-IAHS)地下水分委会主席、中国水利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地热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水利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总体专家组成员等。曾任国际地下水委员会(ICGW)副主席。2007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2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7年度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精品课程《地下水动力学》主持人,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过程”主持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领军人才、“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40多项;合作出版专著12部、教材5部,发表论文500余篇(SCI收录25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4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4次(排名1、1、2、2)、二等奖2次,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各1次,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次,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次,并获首届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中国水利学会刘光文青年科技奖、第五届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第三届“江苏省青年科技标兵”、第二届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庞忠和,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地热资源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暨水文地质与地热资源教研室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暨地热专业委员会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三五”专项总体组专家,国家能源行业地热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技术顾问暨亚太区域核技术合作项目牵头人兼中方负责人,国际水文科学协会同位素水文学委员会主席和中国国家分委员会主席,国际地热协会(IGA)地热大使。曾任国际能源署(IEA)技术顾问、国际地球化学协会(IAGC)中国理事、国际地热协会(IGA)中国理事暨主席团常委。长期从事水文与地热地质研究,提出大型地热田传导-对流二元地热聚集理论;发现渤海湾盆地大型岩溶热储及其巨大潜力;厘定东部沿海地区咸水温泉流体成因与热储温度;揭示青藏高原新型高温地热系统的成因与分布;证明环太平洋火山地热带地热水中富含岩浆水;建立化学热力学地温计(FIXAL)方法,在全球地热勘查中得到广泛应用;研发地热规模化高效可持续开发技术;提出中国深层地热(干热岩)开发利用条件和发展路线图;提出二氧化碳驱替地热(CO2-EATER)技术原理;引领多热源融合地下储热综合利用等地热开发前沿技术研究。地热理论和开发技术在雄安新区等地区的清洁取暖应用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受邀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上作地热报告多次。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等多项,在中国科学(英)、科学通报(英)、GCA、CG、JGR、Tellus-B、JH、HJ、HP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40余篇,部分成果被收入联合国大学(UNU)和教科文组织(UNESCO)教材,并任国家“十三五”出版基金资助出版项目《新时代地热能高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丛书》主编。参与联合国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核技术合作项目20余年,是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团队成员。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主讲研究生课程10多年,培养博士生和博士后20余名,是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教学奖获得者。

孙占学,二级教授,东华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长期从事水文地球化学、铀矿溶浸开采、地热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各3部;获国家级与省部级科技奖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为全国优秀教师,核工业部级劳动模范,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首批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先后担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中国地质教育》、《世界核地质科学》、《有色金属》等杂志编委,为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核领域专家组成员,教育部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河海大学与东华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陈宗宇,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自然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从事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同位素水文地质及水文地球化学,目前侧重于地下水惰性气体测年及惰性气体温标、水中有机污染物单体同位素技术研发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省、部、委等项目30余项,自2012年起连续担任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合作项目(CRP)的中方首席研究员。曾被评“国土资源部‘十一五’科技工作先进个人”,成果获省部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合著专著6部,论文70余篇,代表性著作为《北方典型盆地同位素水文地质学方法应用》。

赵勇胜,吉林大学教授。吉林省长白山学者、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高级专家;曾获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现任石油化工污染场地控制与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会理事、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研究方向包括: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污染场地风险管理、地下水污染的模拟与预警等。主持了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研发了基于气动力和水动力的多种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强化技术和修复材料,并在场地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应用。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青年科技奖1项。在EST、WR和JHM等发表SCI检索论文47篇;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出版学术专著7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