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办公
办事大厅
信息门户
学校邮箱
数字图书
校长信箱
北地学工
北地学者
快速导航

北地新闻

高校“资源环境扶贫联盟”成立:聚焦生态扶贫领域 组团式帮扶攻坚
发布: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2020-09-30 阅读:15167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晁桂明、我校校长孙友宏共同启动联盟

会场

晁桂明讲话

孙友宏致辞

会场
 
9月30日,高校“资源环境扶贫联盟”成立大会暨生态扶贫主题研讨会在我校举行。由10所高校组成的高校“资源环境扶贫联盟”在会上正式成立,这是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高校资源环境扶贫联盟以“平等、共享、发展、互补”为原则,充分发挥资源环境类高校的学科优势,开展高校组团式的扶贫协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联盟由我校与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东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海大学共同发起成立。
我校副校长段翔主持会议。大会审议通过了《高校资源环境扶贫联盟章程》,通过了联盟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名单。联盟办事机构秘书处设于我校,理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我校校长孙友宏担任理事长。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晁桂明、我校校长孙友宏共同启动高校“资源环境扶贫联盟”。高校“资源环境扶贫联盟”将充分发挥联盟内高校的学科、科研、人才等优势资源,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助力脱贫攻坚,突出问题导向,着力提高脱贫攻坚质量,提升贫困地区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在保护中实现绿色转型发展,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支持创建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型项目。
晁桂明在讲话中说,高校资源环境扶贫联盟的成立,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扶贫思想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标志着资源环境类高校在进一步聚集和发挥学科优势,推进高校组团式扶贫,实现优势互补、合力攻坚,更好服务脱贫攻坚国家重大战略上迈出了新的步伐。联盟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作为牵头高校,汇聚了国内在资源环境学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10所高校,是各高校发挥优势学科特色,重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具体体现,更是担当社会服务职责和脱贫攻坚政治责任的体现。高校作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将为生态扶贫和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必将大有可为。对联盟工作的开展,晁桂明指出,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协作配合,提升帮扶合力;发挥联盟优势,培育特色项目。教育部规划司将会继续关注联盟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孙友宏在致辞中说,学校一直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立足学校特色和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高校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具有“高校品牌”的特色扶贫路径。学校党委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坚持扶在“面”上、扶在“点”上、扶在“事”上、扶在“根”上、扶在“心”上的工作原则,以及“广、实、特、精”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全力推动各项帮扶举措落实落细。学校积极发挥相关学科、科研和人才优势,积极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领域需求,服务教育扶贫大局。孙友宏说,联盟成立后,学校将认真履行牵头职责,凝心聚力,打造高校合作扶贫典范,发挥特色,提升联盟工作成效和影响,拓展合作,创建深度融合大扶贫格局,在教育部党组的坚强领导和发展规划司的悉心指导下,与各兄弟高校精诚合作,共同探索组团式扶贫的新模式,在生态扶贫领域贡献高校智慧和力量。
会上,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权良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范中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吴小林,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涛,青海大学副校长梅生伟,东北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长王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社会合作处处长陈华荣,中国矿业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秦峰,河海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胡忠平在会上交流发言,介绍了扶贫工作情况,展示了在资源环境领域的优势和特色,表达了对成立资源环境扶贫联盟的支持,同时为联盟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和教育部安排,我校自2013年起定点帮扶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七年来,学校累计投入资金820万元、引进帮扶资金973万元、培训基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3400多名、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1100余万元,在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科技扶贫、党建扶贫、产业扶贫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校县双方共同努力下,化隆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5.1%下降至2019年底的0.005%,并于2020年4月20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成功“脱贫摘帽”。
在生态扶贫主题研讨会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黄占斌教授作《矿山生态修复的土壤治理与扶贫思考》专题报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院长杨明星教授以《珍稀资源在扶贫攻坚中的关键作用》作报告,我校白中科教授作了《生态扶贫的根基与助力——以资源型城市为例》的专题报告,结合各自的研究实例详细介绍了生态扶贫项目的开展情况,为生态扶贫和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文/谭艳敏 摄/屈元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