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12期

供稿: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创意:北地印象工作室
文字: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图片: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设计:北地印象工作室
编审:党委宣传部

北地印象

北地学子登顶珠峰 科学考察献礼校庆

北京时间4月30日10时30分左右,我校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学生陈李昊与其父亲陈刚父子携手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为校庆70周年献礼。

童心立志,无悔选择

陈李昊父亲是中国地质大学测绘专业的教授,从小陈李昊就耳濡目染各种测量仪器和标识,景区游玩都要去找到山峰的最高测量标志点。父亲作为访问学者带他去美国一年,带他参观了美国的知名高校,寻找的是测绘相关专业的教学楼及实验室,给他讲述很多测绘前辈的故事。2012年,陈李昊父亲参加了60周年校庆南北地大联合攀登珠穆朗玛峰,满腹激情地对他对述攀登珠峰的艰辛点滴,当时年幼的他暗许下誓言,“我也能攀登珠峰”。

2019年,还在读高二的陈李昊就攀登了新疆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由于时间紧迫,前期训练不足,适应时间短,中途出现高反状况,很多人都劝他放弃,但他没有妥协,“我不想放弃,我要不畏艰险,继续攀登下去。”之后他靠着顽强拼搏的精神和队友的团结协作成功登顶。“队友对待我就和对待自己家的孩子一样,纷纷拿出好东西分享给我,希望能给我带来帮助,比如有的队友给我能量胶,有的队友给我防晒霜,有的队友给我巧克力、红牛。这种团结无私的精神让我很感动,登完山之后我自己做了总结,发现我需要学习其他队员身上艰苦奋斗、永不放弃、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0年5月陈李昊父亲作为珠峰高程测量成员又一次攀登珠峰,这次运用高精度测量仪器获取珠峰数据。测量队员们修路七次冲顶三次,由于天气恶劣只能下撤,但是父亲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励了他,也坚定了他在当年的高考志愿报名中选择测绘工程专业。

不畏艰险,勇攀高峰

珠穆朗玛被称为“万山之宗、大地之母”,高寒、高海拔、氧气稀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攀登过程充满风险挑战。北地校友王富洲作为世界首位从北坡登顶珠峰和中国首位登顶珠峰的攀登者,在为国登顶、踏上世界之巅的一刻,树立了攀登者的精神丰碑。2015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回信,回信中写道,“几十年来,一代代测绘队员不畏困苦、不怕牺牲,用汗水乃至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河山,为祖国发展、人民幸福做出了突出贡献,事迹感人至深。”这次攀登珠峰的过程中,陈李昊接过老一辈测绘人手中的接力棒,用双脚丈量国土,用科技测绘山河。

陈李昊于2020年9月以高水平运动员身份考入我校,至今已成功攀登7次山峰,其中包括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山峰。沿着王富洲等老一辈地质人勇攀高峰、地质报国的足迹,怀揣着以登顶珠峰科研报国的梦想,2021年5月陈李昊参加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登山活动,并在珠峰大本营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天有不测风云,受尼泊尔疫情影响,北坡冲顶计划最终被迫中止。但陈李昊没有就这样放弃,正是因为他始终抱有坚定的理想、必胜的信心、不屈不饶的精神,以及对登山运动的热爱,陈李昊再次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登山活动,向着梦想高峰出发。

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8300以上的路线难度超乎我的想象,我们只有一根保护绳,他并不是固定在岩石上的,只要用力他就会摆动,如果脚滑踩空了,你会悬挂在悬崖峭壁上,其他人也很难去营救你。很多横切只有半个脚掌大小的位置,你需要扶着岩壁,抓着绳子,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脚下是往年的登山绳索,如果踩到或者冰爪被绳子绊到都是非常危险的。恐惧是必然的,在路过几具遗体时,我感觉到生命的脆弱和可贵,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这样的渺小。即使条件再艰难脑海里也只有坚持,登顶后只感到一瞬间的喜悦,更多的是在担心下山的途中是否会碰到更多危险。”陈李昊如此回忆这次攀登的感受。

献礼校庆,巅峰祝福

大一刚入学时陈李昊就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登顶世界第六高峰,这为登顶珠峰奠定了基础,随后的日日夜夜他为建校70周年做充分准备。“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最终陈李昊如愿登顶珠峰,攀上了他自己的科研高峰、梦想高峰。蓝天白雪间,中国地质大学的校旗以及校庆70周年旗帜在“世界之巅”迎风舒展。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庆70周年之际,陈李昊在海拔8848.86米的山巅向学校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激励着广大青年坚定奋斗目标、投身强国伟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我们坚信,会有更多像陈李昊一样的新生代们接过了前辈们手中的旗帜,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优良校训,怀着探求地球科学真知、奉献祖国地质事业的崇高理想和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攀登精神,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一程一程为国争光。

“北地印象”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