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21期

供稿:海洋学院
创意:北地印象工作室
文字:海洋学院
图片:北地印象工作室
设计:北地印象工作室
编审:党委宣传部

北地印象

沧海横渡 赤子征程

2019年9月,我被导师苏新教授带到了一个座无虚席的会议室,会上说,学校决定办一场展览,梳理我校涉海科考历史。

这场展览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及北京市高校博物馆联盟指导,我校海洋学院、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和博物馆共同完成。作为我校大洋科考经验最为丰富的教师,海洋学院苏新教授成为了展览内容的重要承担者。我是苏新教授的博士生,同时多年从事博物馆讲解工作,在科普方向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因此成为了学生执行团队的负责人。

 

惊涛骇浪的口述历史

学生们从档案馆、学科史书籍中收集整理历史素材,并且找到我校出过海的老师们拍摄口述历史。这个整理口述历史的过程,从2019年启动,跨过疫情,在2021年终于完成。

口述历史的惊涛骇浪与文献资料中几句话带过的平静大事件交织在一起,我校涉海的历史脉络终于一点点地在我们眼前清晰起来。

1982年,苏新教授被郝诒纯院士招收为硕士生。一次,郝先生收到了来自国家海洋局广州南海分局的科考邀请,请她派人参加向阳红5号在南海的一次海洋环境综合调查。郝先生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次培养海洋地球科学人才的好机会,尤其是让女同学得到下海锻炼的极其难得的机会。于是她当即指派苏新和另一名研究生王玫参加这次科考。苏老师写道,“她深知海上工作的艰巨性,作为女同志困难更大。我和王玫都曾经是下乡知青,吃过体力劳动的苦,面前又有先生的榜样,于是很坚定地回答,不怕。”

然而,阻力却不仅有条件的艰苦,更多的来自于船员们的反对。由于在向阳红5号的历史上还没有女同志随船出海工作的记录,当时该船的住宿和卫生设施只考虑男士,一些船员甚至有女人登船会带来灾害的迷信想法。为此,向阳红5号船上的人员向南海分局和国家科委的组队负责人提出,把她们换成男同志。郝先生得到消息后,坚持认为有关迷信的说法没有根据,而她相信派出的两名女学生都不怕吃苦,并最终说服了向阳红5号船员。而苏新和王政不怕吃苦的奋斗精神和出类拔萃的突出表现,不仅圆满完成了科考任务,也打动了其他船员,打破了女同志不能在船上工作的迷信,为后来更多的女科学家出海科考争取了宝贵的机会。

 

“平静”的海洋科学大事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海洋科学走过了向海图存、向海图兴、向海图强的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我校都深度参与。

在1949年-2000年间,我国海洋科学逐步发展——向海图存。1958年,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同年,刘光鼎院士任新中国第一支物探队队长。自此,我校便推开了海洋科学事业的大门。1960年,在刘光鼎院士的带领下,北京地质学院创立了新中国第一个海洋物探教研室。在郝诒纯院士的推动下,1999年组建起“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研究中心”,并以“中心”为枢纽组建跨学院、跨学科的科研团队,承接国家重大基础和高科技项目。

2000年-2012年间,我国海洋科学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向海图兴。2004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同年,我校成立海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为首批教育部与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之一。

2012年至今,我国海洋科学处于全面加速发展期——向海图强。2020年,我校也紧跟国家步伐,整合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海岸带环境与资源、极地科学与技术等学科资源和师资力量,与多家单位联合共建,建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与极地研究中心。

自1958年刘光鼎先生初涉海洋,我校至今涉海科考已有60余年历史。自1983年苏新与王玫登上向阳红5号科考船,截至今年,共出海245人次,百余名师生的航迹遍布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以及北极、南极等地区,他们不畏艰险、开拓进取,在我校海洋科学的建设历程中写下了一篇篇动人篇章。

 

脚步不停歇!

滔滔历史,百川归海。展览开幕式当天,展厅里模拟海洋的蓝色灯光粼粼波动,映照着前言第一段中第一句文字:“浩瀚宇宙、万千繁星,蔚蓝色的地球生机盎然。海洋波涛汹涌、资源丰富,极地白雪皑皑、神秘莫测,人类探索它们的脚步从未停歇。”

这段鲜为人知的澎湃历史,在我眼前滚滚而过,而我恰有机会能将它展示在人前,犹如在滔滔长河中弯腰淘洗,将地大海洋人的剪影记录于万一。

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是一名地质工作者。通过举办这次展览,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把我们学校涉海的学科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涉海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赓续地质报国精神,就是意义之所在。


文/ 海洋学院 于翀涵

“北地印象”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