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25期

供稿: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创意:北地印象工作室
文字:王金满 白中科
图片:白中科
设计:王石竹
编审:党委宣传部、北地印象工作室

北地印象

践行“两山”理论,建设美丽国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份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下、汇聚全党全国智慧编制而成的行动纲领和政治宣言,擘画了中国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建议》提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心的“两山”理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四五”时期,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生态文明这个旗帜必须高扬”。

当前,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已成为践行“两山”理论、建设“美丽国土”的重要抓手。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校依托在地质、资源、环境等多领域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在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领域的标准研制、政策咨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实践,占领“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高地,有效支撑了国家生态文明战略与生态修复行业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必须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我校专家团队,依托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矿区土地复垦-山西朔州野外基地、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在推动全国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方面建言献策。参与《全国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专题》研究,参与《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开展《先进适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参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指南》、《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适应性管理》的制定;在《试论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人工如何支持引导生态系统自然修复》等重要文章中,为美丽国土建设积极提供政策依据和理论指导。

生态系统保护是一项复杂工程,必须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律,综合施治,必须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统筹开展全国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我校白中科教授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团队,带领师生扎根山西平朔矿区30余年,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创立了生态脆弱矿区“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生物多样性重组与保护”的五元共轭论,研发了系列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方法、关键技术和标准,打造了矿区绿色生态产业链,实施了土地复垦示范工程5万余亩,使植被覆盖度由原地貌的40%提高到80%,实现了矿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并将成果推广应用到山西、内蒙、陕西、新疆、青海等矿区。吴克宁教授耕地质量与提升团队、师学义教授生态修复规划团队、付梅臣教授国土空间规划团队等都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美丽国土”建设提出了新路径。

科研创新,人才为本,实施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建设美丽国土更需要人才支撑。今年九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随着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事业的全面推进,国家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行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2011年我校在全国创新性地启动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整治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于2017年在全国首创土地整治工程本科专业,弥补了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缺失,构建的土地整治人才培养体系在全国得到了推广应用,有效支撑了国家生态文明战略。

   15年来,“两山”理念不断显示出巨大的理论力量和实践力量,为各类市场主体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现如今,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在新时代,在更高起点上,学校必将深入践行“两山”理论转化,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和能力,让生态文明思想扎根大地,让绿色发展持续释放出生态红利,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强,助力生态修复,建设好美丽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