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王丹群:超临界CO2诱发盐水层中盐析作用的机理研究【WRR,2025】
2025-11-12 阅读:115

碳捕集与封存(CCUS)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其中盐水层 CO2地质封存因储量丰富、稳定性高而备受关注。然而,在高盐度地层中注入超临界 CO2ScCO2)时,往往伴随孔隙水蒸发与盐分富集,导致井筒附近盐结晶沉积、孔喉堵塞和注入能力下降等工程问题,严重影响长期封存安全与储层完整性。

针对上述科学问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博士生王丹群在李治平教授与郭建平副教授的指导下,基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砂岩样品,构建了高温高压 CO2盐水岩石三相反应体系,通过核磁共振(NMR)、低温氮吸附、扫描电镜(SEM/EDS)、X 射线衍射(XRD)、离子色谱与接触角等多尺度实验手段,揭示了超临界CO2诱发盐析的耦合机理,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

1、揭示界面控制与动态反馈驱动的盐析过程。ScCO2诱发的盐析过程受界面控制并呈动态反馈特征。CO2注入导致孔隙水快速挥发(界面萃取效应)并生成弱酸性 H2CO3,使体系pH降低并增强碳酸盐矿物溶解,从而提升Na+Cl-Ca2+Mg2+K+SO42- 等离子浓度。该过程首先形成 NaClKCl 等卤化盐,随后在孔喉内逐步沉积CaSO4CaCO3及含 Mg/K 的次生盐类,构成沉淀堵塞再沉淀的正反馈循环(图1、图2)。

2、揭示盐析作用下的孔结构与润湿性变化。ScCO2 理后岩心样品孔体积明显减小,NMR T?谱峰整体左移,宏孔信号衰减显著。氮吸附结果显示,中孔比例由 47% 增至 60%,微孔比例降至 34%;接触角由约 41° 增至 58°,表明岩石表面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该变化源于表面盐壳及晶体膜的形成,阻碍了水相迁移并强化盐析作用(图3)。

3、揭示盐类类型与空间分布的时间演化特征。同阶段的盐析表现出明显的界面分异性:初期 NaClKCl 在气液界面附近形成;随时间推移,CaSO4CaCO3 Mg/K 盐类在孔喉内部沉积,导致流动通道严重堵塞。SEM–EDS 分析显示,ScCO2 条件下岩样表面富集 CaSMgK 元素,而 N2 对照组仅观察到稀疏的 NaCl 晶体,表明不同注入环境下盐析行为显著差异(图4)。

4、提出多尺度盐析缓解与防控策略。研究构建了基于机理的多尺度治理框架,主要包括:(1)水化学调控——降低 Ca2+Cl- 浓度并添加络合剂;(2)注入工艺优化——采用脉冲注入与近临界压力控制;(3)孔结构调理——预形成盐膜或施加纳米/聚合物涂层;(4) 实时监测诊断——结合 NMR、压汞、接触角等手段动态识别盐析演化。该体系可有效稳定孔喉结构并提升 CO2 注入性。

 


1  CO2 诱导的界面脱水与盐析机制示意及离子浓度演化。(a–e) N2  CO2  环境下浸泡过程中主要离子(Na+Ca2+K+Mg2+Cl-SO42- )的浓度变化趋势;(f) 示意图展示了超临界 CO2 ScCO2 )作用下盐水界面的干化效应及过饱和诱导的晶体析出过程



2  超临界 CO2 ScCO2 )条件下盐析作用动态正反馈循环的示意图


 

3  N2  组(A组,蓝色)与超临界 CO2  组(B组,紫色)孔隙结构演化的对比分析。(a) 不同浸泡时间(0715 天)下的 NMR T2   弛豫时间谱,显示对应的孔径范围(T2   < 10 ms 为微孔,T2   > 10 ms 为大孔)及基于 NLDFT 分析得到的孔体积分布;(b) 堆叠柱状图展示了微孔(<2 nm,浅色)、中孔(2–50 nm,中色)与大孔(>50 nm,深色)的体积分布随浸泡时间的变化,用以评估盐析作用驱动的孔结构重构过程;(c) 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空心符号为 N2  组,实心符号为 CO2  组)及其对应的累积孔体积分布曲线(右轴),突出显示了不同气体环境下样品吸附能力与总孔体积的降低特征



4  N2 与超临界 CO2 ScCO2 )处理条件下盐析作用的表面及孔隙尺度分布特征

 

上述成果主要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编号:U22B2073)资助,发表于国际水资源领域权威期刊《Water Resources Research》。李治平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论文信息为:Wang, D., Lai, J., Zhang, Y., Chen, W., Li,Z., & Guo, J. (2025).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 of salt precipitation induced by supercritical CO2 in saline aquifers.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61, e2025WR041172.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9/2025WR04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