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底栖氧同位素重建结果表明,从800ka开始,全球冰量变化主要呈现出100 kyr尺度的周期性变化;并且全球同期其他记录,如大气CO2,CH4含量、大洋表层温度、东亚冬季风强度等也都以100 kyr尺度的冰期-间冰期旋回为特点。尽管如此,对于为什么冰川旋回主要呈现出100 kyr的周期还存在争议。
针对这一科学问题,我校王成善院士团队博士后张治锋在黄永建副教授指导下,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程海教授、成都理工大学马超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尹秋珍教授和维也纳大学Wagreich教授等,系统分析了2.7Ma以来全球记录(石笋、黄土、冰芯、大洋沉积物)(图1)。结果发现,气候记录中21 kyr而非41 kyr与100 kyr信号方差呈持续负相关,表明100 kyr周期更可能与岁差相关。进一步对34Ma以来(南极冰盖开始形成)大洋底栖δ18O/冰量与δ13C的定量相位分析表明,气候记录中的100kyr信号方差与δ18O-δ13C耦合显著正相关,并且前者滞后于后者约46 kyr,说明只要两者发生相位耦合,气候记录中就会出现强烈的100kyr信号。此外,在~100kyr尺度上,δ13C与偏心率的耦合比δ18O早61 kyr。这表明过去800ka以来气候记录中呈现的强烈100kyr信号与800ka以前气候记录中100kyr信号的产生具有相同的机制,均与全球碳循环密切相关。
图1 使用数据的全球分布情况
大洋底栖δ18O-δ13C在单极冰盖背景下(7.5Ma之前)呈同相耦合,而在双极冰盖背景下(4Ma之后)呈反相耦合(图2)。这是因为在单极冰盖时期,地球温度相对变暖,对热带风化过程敏感的低纬度陆地碳库变化被认为主导全球碳循环。在偏心率极大值时,陆地风化增强,更多12C输入到大洋中,δ13C负漂;同时冰盖融化引起大洋δ18O负漂,导致δ18O-δ13C同相耦合,以上反馈模式被称为‘Hyperthermal Style’。相反,在双极冰盖时期,极地生物群落的扩张和收缩主导全球碳循环。偏心率极大值时,由偏心率引起的气候变暖,使得高纬地区的植被扩张,更多12C被滞留在陆地碳库中,大洋δ13C正漂;与此同时冰盖融化,大洋δ18O负漂,δ18O-δ13C反相耦合,这种反馈模式被称为‘Glacial Style’。
大洋底栖δ18O-δ13C耦合还受2.4 Myr长偏心调制(图2):在单极冰盖背景下(7.5Ma之前),耦合发生在2.4-Myr偏心率极大值期间;而在双极冰盖背景下(4Ma之后),耦合发生在2.4-Myr偏心率极小值期间。在‘Hyperthermal Style’模式下,2.4Myr长偏心率极大值期间引起的气候变暖会促进‘Hyperthermal Style’模式,引起δ18O-δ13C同相耦合,从而将碳循环中的100kyr信号传递到冰量及其他气候记录中;而2.4Myr长偏心率极小值造成的短暂气候变冷,会扰动‘Hyperthermal Style’模式,引起δ18O-δ13C解耦。相反,在‘Glacial Style’模式下,2.4Myr长偏心率极小值期间引起的气候变冷会促进‘Glacial Style’模式,引起δ18O-δ13C同相耦合,放大气候记录中100kyr信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过去2.7Ma期间,20kyr与100kyr信号的方差呈现持续的负相关性,这是因为同期较强的100kyr气候信号只会出现在偏心率极小值期间,而20kyr又受偏心率调制。而在~2.4Myr长偏心率极大值期间,‘Glacial Style’反馈模式被扰动,引起δ18O-δ13C解耦。
图2 在100kyr时间尺度上大洋底栖δ18O-δ13C耦合导致气候记录中100kyr信号放大
鉴于此,该研究提出:2.4Myr长偏心率调制的高-低纬陆地碳库对碳循环主导权的竞争控制了100kyr尺度的δ18O-δ13C耦合的发生,该耦合发生在2.4Myr偏心率极大值或极小值期间。这种周期性耦合将内部碳循环震荡传递到冰量,并通过一系列反馈机制传导给其他气候记录,进而放大了过去800ka乃至34Ma以来气候记录中的100kyr信号。
同时该机制还可以解释中更新世转变(Mid-Pleistocene Transition;MPT; ~800-1200ka),即冰川旋回从40kyr主导周期逐渐过渡到100kyr主导周期。由于在MPT之后,冰量信号中仍然存在较强的40kyr方差,因此解释MPT发生的关键在于100kyr周期为何在1.2Ma才开始出现。基于该研究假设,这是因为从~1.2Ma起,2.4Myr的偏心率逐渐减小,δ18O-δ13C开始耦合。鉴于在未来400kyr偏心率将保持低值,若地球维持当前的双极冰盖格局,100kyr尺度的冰期–间冰期波动仍将主导未来的气候节奏。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488201、42272134、419721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6520230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F0804000)、2024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C档(GZC20241605)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5M770431)等项目的资助。
上述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Zhang, Z., Huang, Y.*, Ma, C.*, Yin, Q., Yang, H., Lee, E., Cheng, H., Sames, B., Wagreich, M., Wang, T., Liu, Q., Wang, C.* (2025). 100-kyr climate cycles caused by 2.4-Myr eccentricity-modulated carbon cycles. Nat. Commun., 16, 8043.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63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