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砷地下水的主要形成过程是含砷铁(III)氧化物的还原溶解,其中溶解的有机物(DOM)作为电子给体和电子穿梭体起着重要作用。但地下水中DOM的电子穿梭能力及其对砷(As)运移的影响尚不清楚,这使得地下水As富集的潜在机制难以捉摸。
针对上述科学问题,我校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冯晓君博士生,在郭华明教授的指导下,在内蒙古盆地西北部一典型高砷地下水区域展开研究,通过沿地下水流动方向采集地下水样品(图1),并利用固相萃取技术富集地下水DOM,测定DOM的电化学性质(包括电子供给能力(EDC)、电子接受能力(EAC)),定量反映DOM的电子穿梭能力,探究了地下水DOM的分子特征与电子穿梭能力的关系,揭示了地下水DOM中难降解有机质的富砷机理(图2)。研究取得的创新性认识如下:
(1)沿地下水流动方向,地下水DOM的EDC和电子转移能力(ETC)不断升高,而EAC受冲积扇区地下水溶解氧影响,呈现先降后升趋势(图3)。这定量反映了地下水DOM的电子穿梭能力不断增加。
(2)沿流动方向,难降解有机质的含量不断上升,且与EDC的正相关关系(图4)说明了难降解有机物是电子穿梭的主要贡献者。具体地,含CHO-和CHON-的芳香性物质和含CHOS-和CHONS-的高氧高不饱和物质参与电子穿梭(图5)。
(3)地下水As浓度与EDC和EAC均呈显著正相关。特别是高砷地下水(p < 0.05)(图6)。这说明DOM的电子穿梭加速了地下水As的富集。
此项研究定量分析高砷地下水DOM的电子穿梭能力,揭示了地下水DOM中难降解有机物是电子穿梭的主要贡献者,阐明了难降解DOM的电子穿梭是高砷地下水中微生物向铁(III)氧化物传递电子的重要途经。
图1 研究区及采样点位置图
图2 概念图
图3 不同区域地下水DOM的EDC、EAC和ETC
图4 EDC与不同区域中DOM分子组成参数之间的关系
图5 共同分子与EDC、As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
图6 地下水As浓度与EDC、EAC之间的相关性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4213050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A0715902)和111引智计划项目(B20010)的支持。
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ACS旗下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Feng, X. J.; Li, Y.; Jin, J. Y.; Qiao, W.; Gao, Z. P.; Guo, H. M.*(通讯作者). 2025. Electr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Compositions Reflect Electron Shuttling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High Arsenic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59, 17, 8591–8601 (IF 2023= 10.9)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est.4c13575